內心的洞越大,越容易心裡有鬼;越是心裡有鬼,就越是想要表現的強勢,來掩飾這個內心的洞。事實是,這個裝出來的強勢只是假的。
網路上的爭論,除了價值觀的差異以外,大部分事件的真假是非其實都很好分辨,畢竟網路上大多討論八卦輿論,要說有什麼深度知識內容的議題其實算少。只要爭論中的哪一方的資訊不正確,討論風向就會很明顯。對於內心有空洞的人,一旦被攻擊或是反駁,就會本能性的開始頑強抵抗,展現強勢的一面,無論是非對錯抗爭到底,誓死捍衛自己的尊嚴;甚至還要擺出攻擊姿態,一邊言語進攻。「笑死、可悲、浪費時間、太閒……等」都是抗爭時常用的詞彙。不過當言論進入這些內容時,通常就已與原本的主題走遠了,剩下的只是一些無意義的情緒性言論,對自己內心的洞可說是毫無幫助。
再來談談婚姻。對於某些人來說,承認自己的缺陷、承認錯誤是很困難的;尤其是在華人文化的影響下,明明是面對長久以來的親密關係對象,很多人卻是無法說出真心話。「越親密的人越難以說真話」,這種現象也是一種雪球效應,會隨著時間、次數層層堆疊,久而久之,當它從習慣變成一種自然而然時,雙方之間的關係也差不多了。若不是自己意識到這個問題,能直直面對自己內心的洞,做好自我調適,那就得祈禱對方是能讀懂你且不會受情緒影響的人,可以幫你消化這種情緒。不過現實通常沒那麼美好;現實情況是,多數關係中的這種情況都是雙方相互影響的,只要有一方有這個情況,另一方也很容易被情緒牽拉著走,隨著次數漸漸發展出一種「對著幹」的默契,加速雪球效應。到最後,不管發生任何問題,雙方都只能用一種「看似溝通,實而互相情緒噴發」的模式面對問題,卻沒有人要真正解決問題;而問題就這樣不斷的堆疊在內心的陰暗角落,直到其中一方受不了,關係也就崩潰了。
這次的舉例從網路爭論到婚姻相處,根本的問題都來自於自己內心的缺陷。只要我們不去面對、理解、接受、調適,這種問題都會蔓延到任何人際關係之中,並且迎來更大的破壞。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?一切就要從「自我認知」開始。佛教中提到,「無明」是十二因緣之首,一切苦之根本;只要無法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,我們就不可能脫離無明的狀態,也就更脫離不了這些問題所引來的痛苦。然而這些又與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軸「被討厭的勇氣」相呼應。從哲學、宗教再到科學,就像是一脈相承的答案都指向同一個點,可說是跨文化、跨領域,甚至是跨時空的一種思想結論。
之後我的文章會陸續討論關於如何「認識自我」的議題。
-
摩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