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離婚 婚姻諮詢常見問題:你當初為什麼結婚?

婚姻諮詢常見問題:你當初為什麼結婚?

by admin
處理離婚案件時,常常會問來諮詢的客人一個問題:「你當初為什麼結婚?」
這個看似廢話的問題,其實正點出了很多人在結婚時的盲點,也順便回答了為什麼他現在會面臨離婚的問題。
在我問到的多數人中,給出的答案都是屬於「從眾式思維」。「結婚不是很正常嗎?」、「父母要求傳宗接代」、「對方催婚」、「年紀到了」、「怕老了嫁不出去」、「對方想要小孩」等等,這些數不完的、看似「個人意志」所做出的選擇,實際上這只是一系列「聽話照做」的行為。追根究柢問到那個「為什麼」時,這些人幾乎都回答不出來。
事實上,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現在會面臨到離婚問題——你連自己為什麼結婚都沒好好思考過了,又怎麼可能把婚姻經營好呢?
婚姻,從來就都只是人生中的「一個選項」。重要的是,你要如何「定義人生」。
你一生所要追求的是什麼?
你希望過著怎麼樣的人生?
你想要達成什麼目標與夢想?
你對於人生有什麼期許?
你的人生價值是什麼?
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人,幾乎都會有著非常不一樣的答案。你會發現,有的人想要得到超高的社會地位;有人想要賺到足夠的錢去環遊世界;有的人想要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;有的人想要在自己的領域達成巔峰;有的人想要在每個國家都住上一年直到人生的盡頭。而這些答案當中,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他的人生歷程有沒有「婚姻」或者是「組建家庭」;他們對於人生價值有自己的定義,沒有一定要照著社會大眾的「常態」去服從。
舉個例子,一個想要在自己的領域達成巔峰的人,他其實心理也想要有婚姻與組建家庭。但在經過縝密的思考後,他認為,如果為了婚姻而無法讓他付出相對應的心力,降低在他的領域達到巔峰的機率,那麼他可以選擇放棄婚姻這個選項。換句話說,他寧可一生不要婚姻,也不要一生都沒辦法達到顛峰。就此,他選擇在自己的領域努力達到巔峰,達到後便可以繼續滿足想要結婚的第二期許,沒達到便不結婚。
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舉例,現實中人也沒有這麼理性。不過我想表達的是,正是因為這些人有經過完整的思考,並且帶入「比較法則」去規劃自己的人生,他們也就比較不容易因為遇到問題,而在人生的方向中迷失,或者是徹底的失敗。
然而現實情況是,有一大堆的人,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上面這些問題。他們只是很直觀的認為,人生就是讀書、畢業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子、退休養老、生老病死一系列的SOP過程,只要達成這些目標便稱為「人生」。
我通常稱這些人為「人生NPC」,有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,NPC只會做出系統設定好的反應、對話,他們沒有像SIRI一樣的學習功能去回答各種不同的問題,他們只會照著既定程序「無意識」地執行任務。
我遇過一種人,他對於人生的期許就是「滿足父母的期望」,施行「孝道」。他的父母希望他結婚買房,娶個老婆回來一起住;但他自己本身並沒有這些想法,他只要能賺錢花錢、過得開心快樂就好。而在「比較原則」的情況下,他對於「滿足父母」的優先順序,高於自己「開心就好」的優先順序,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結婚,即使擇偶的過程很粗糙。這其實也是一種「有思考過」所得出的答案,而正是這個事前思考,能幫助他在接下來能有足夠的心理建設去面對大部分的婚姻問題。
另一種人,他因為「父母要傳宗接代」以及「對方催婚」,所以選擇結婚生子。結果婚姻出了問題,他開始意識到,正是因為他一直想追求其他的「人生選項」的這個心態,才導致婚姻失敗。在經過了比較原則後他才發現,他不顧一切也想要達到自己從事的領域的巔峰,而這個「自我期許」的優先順序遠高於「聽從父母的話」,不過一切都已經太遲了。
事情就是這樣,「事前思考過」與「事後才發現」,兩者之間,在面對到問題時的「災難等級」是截然不同的。
你肯定聽過不少因為「年紀到了」而結婚的女性。那你應該也聽過30歲結婚,到了35歲發現自己回歸社會困難,無法做出自己想要的經濟產值以滿足自己的慾望與成就感,後悔自己為了婚姻放棄其他更高期許事項的女性。若是給他重新選擇的機會,他會選擇追求成就感以及工作能力成長;比起婚姻與小孩,他更希望35歲的自己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與不錯的薪資。這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失敗才後悔,這是過了5年後才對於自己的人生期許順序有所理解的女性自白。
寫這篇的用意,不在於主張婚姻不重要,或者是貶低組建家庭的價值。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人生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選擇;若你從沒有好好思考過這些選項背後的「為什麼」,也沒有使用比較原則去衡量各事項的優先順序,只是採取著從眾式思維而選擇進入婚姻,那麼當你在婚姻中遇到問題時,你會連「當初怎麼會做出這個選擇」都找不到答案;既然找不到「原因」,你就難以解決問題,更不知該如何面對下一步,對於未來感到一片迷茫。
「人生」這場遊戲,你想當的是玩家,還是NPC呢?
摩C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